媒體報導

乾眼症盛行率達3成!待冷氣房整天眼睛又乾又痛 醫師曝恐染乾眼症:速就醫

4 月 16, 2023

柯芷筠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隨著人們使用3C產品的頻率增加,「乾眼症」也成了眼科門診常見問題。醫師表示,乾眼症症狀表現不只眼睛乾澀,視力模糊、畏光與異物感也很常見,嚴重者還會有疼痛感。乾眼症盛行率約3成,比例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甚至還有因為乾眼症而患上「憂鬱症」的個案。對此,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視力保健推展協會邀請多位醫師說明對乾眼症需有的認知,特別是「脈衝光」治療,對乾眼症療效頗佳。

乾眼症常見症狀 淚液過度蒸發為主因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視力保健推展協會今(16)日舉辦「乾眼症」大解析論壇記者會,由多位醫師講述乾眼症對於健康的危害。基層醫師學會理事長潘志勤指出,乾眼症有幾種常見的症狀。首先是常感到眼睛乾澀、疲勞與眼皮常感緊繃、沉重;覺得眼睛癢想揉眼睛,或是有異物感、灼熱感、刺痛感等,對光、風砂、煙等特別敏感,常有黏稠分泌物。

究竟為何會染上乾眼症,長庚醫院醫師孫啟欽提出幾種原因,長時間在冷氣房工作,導致淚液過度蒸發、淚膜分布不均勻、眼瞼疾病造成眼瞼閉合不良,眨眼次數減少也會淚液過度蒸發,若長時間專心開車、持續盯著看電視、打電腦而減少眨眼次數、戶外強風燥熱的工作環境也是成因。

常流淚也是乾眼症 醫師推薦治療方式
諾貝爾眼科醫師賴愈尹也指出,乾眼症盛行率約3成,比例會隨著年齡增長增加,嚴重者還會有疼痛感,另外,大愛眼科醫師郭鳳如也提醒,很多人以為乾眼症只是眼睛乾澀而已,其實一直流眼淚也是重要症狀之一,常見的症狀有眼睛發紅、不停流淚、視力模糊以及眼睛拋拋腫腫的,應立即就醫。

至於乾眼症該如何治療,奧斯卡眼科醫師張正忠表示可採用「脈衝光」治療,睛湛光對乾眼症治療技術是目前臨床快捷有效的方式,能有效改善瞼板腺功能障礙型之乾眼症。秀傳醫院副院長林浤裕談及美國眼科醫學會2020年統整國際研究結果,已確認脈衝光可有效改善蒸發型乾眼症患者的乾眼症狀、淚膜穩定度與眼瞼板腺功能;日本研究顯示,脈衝光治療對於混和型乾眼症(合併缺水與蒸發型乾眼症)也有一定的效果。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相關報導

視力模糊竟是白內障作祟!趙少康接受手術重拾清晰視界 醫提醒:中年人也可能提早發病

視力模糊竟是白內障作祟!趙少康接受手術重拾清晰視界 醫提醒:中年人也可能提早發病

趙少康先生曾出現視力明顯退化的情況,回顧過去一年,他發現右眼視力逐漸模糊,不僅在閱讀報紙與文件時感到吃力,夜間開車時更因視線不清而影響安全,生活品質因此受到顯著影響。 由於他的工作性質與日常生活皆高度仰賴良好的視覺功能,因此這些視力退化的症狀讓他感到相當困擾,並開始積極尋求醫療協助,以避免問題進一步惡化、影響工作效率與生活自理能力。經眼科專業評估後,釐清病因並展開適當治療,才能有效改善視力問題、恢復生活便利與信心。...

趙少康「視力模糊以為老花」竟是白內障!醫:換水晶體前先注意1事

趙少康「視力模糊以為老花」竟是白內障!醫:換水晶體前先注意1事

悠活健康 馮逸華 資深媒體人趙少康近年來發現右眼視力退化,不僅閱讀困難,夜間開車也變得吃力,原以為只是老花眼或疲勞所致,經檢查確診為白內障合併「兩眼不等視」所引起,接受手術置換人工水晶體後,視力大幅改善。醫師提醒,白內障並非老年人專屬,若出現視力模糊、散光加劇等情況,應及早檢查治療。 最近發現視力逐漸模糊,夜間燈光出現眩光,配戴眼鏡也無法改善?奧斯卡眼科診所醫師張正忠表示,這些症狀可能都是白內障的徵兆。白內障是由水晶體混濁造成的退化性眼疾,常見症狀包括視力模糊、近視度數加深、對焦不穩與夜間眩光等。 白內障症狀依混濁位置而異...

白內障合併「兩眼不等視」有解!手術依個別需求量身訂製,重拾清晰視界

白內障合併「兩眼不等視」有解!手術依個別需求量身訂製,重拾清晰視界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白內障是隨年齡增長常見的眼睛退化性疾病,若不及早治療,恐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白內障患者容易出現視力模糊、夜間眩光,造成白天閱讀困難,夜間開車吃力等現象。眼科醫師張正忠表示,當白內障導致視力模糊,影響到正常生活,就需要開刀。 張正忠醫師指出,白內障是常見的眼睛退化性疾病,主因為水晶體混濁所致。他比喻水晶體如水果,由外皮(外層囊膜)、果肉(皮質)與果核(核心)構成:當果核混濁,常見於年齡相關的核性白內障,可能導致「近視樣改變(myo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