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

高度近視眼底病提早報到 德國光學黑科技預防勝於治療

12 月 3, 2021

【CNEWS匯流新聞網】的《小文子會客室》再次前進奧斯卡眼科中心,採訪知名眼科權威、奧斯卡眼科中心院長張正忠及梁章敏醫師,從現代人最常發生的飛蚊症談起,提醒大家注意視網膜剝離及黃斑部病變的問題,並強調「預防重於治療」,現在有德國最新的眼底檢查設備,包括超廣角眼底攝影和眼底斷層掃描,可以更精準的協助醫師診斷、追蹤和治療。

張正忠表示,很多人誤以為飛蚊症是一個疾病的名稱,其實它只是一個症狀,幾乎90%到95%的中年人都會經歷飛蚊現象,「其中有95%是因為退化造成,不會病變而影響視力,歸類它不是壞蚊子;然而有3%-5%是與視網膜、黃斑部有關,將嚴重影響視力,這就是所謂的壞蚊子」。

這時,檢查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德國高科技檢查儀器像是眼底的蚊子照妖鏡,對準黃斑部,照個清楚、照個明白,而黃斑部是網膜的聚焦中心,張正忠形容為「靈魂中的靈魂」,很多黃斑部的退化性病變在早期仍然是可逆的,即使進入不可逆期,而科技的進步透過最新的儀器,幫助醫生在臨床上更早期鑑別,帶給患者最好的預防與治療。

張正忠接著解釋視網膜,「把眼睛比喻為照相機,視網膜就是這個照相機的底片;當視網膜發生問題,第一個症狀就是突然出現飛蚊」,現今3C使用頻率高,導致高度近視族群增加,高度近視患者又是網膜剝離的高危險群,應特別注意,尤其如果忽然合併出現有閃的現象,這常常是視網膜出問題的前兆,同時還要特別注意如果有全身性疾病,使網膜出血造成的飛蚊,一定要立刻做檢查。

談到檢查,同樣也是眼科名醫的梁章敏表示,眼睛像是個光學設備,所以檢查的時候,光學成像很重要,德國光學儀器公司是一個領導全球的公司,一百多年前就開發了光學眼底攝影的影像系統,這樣的設備發展至今可以達到200度的攝影角度取景,角度大,在比較少的張數之下,能取得視網膜360度全景,掌握病灶的狀態,病人在檢查過程中減少接受閃光與照射,相對輕鬆和舒適。

梁章敏補充,影像品質達到2,700萬像素,接近自然光線色調,對眼疾的診斷幫助非常大;同步即時錄影,不但能觀察到黃斑部,也能觀察周邊網膜的形態與病灶,以及視神經的狀態,「例如可以觀察到青光眼疾病產生的視神經變化,同時透過眼底攝影,能模擬病患看到的實際影像,感同身受瞭解病人症狀的嚴重程度」。

在過去,視網膜檢查中很重要的血管攝影,需要注射顯影劑,而現代高科技眼底斷層掃描儀器,運用先進的光學技術,偵測到血流的變化,非常清楚呈現組織層次構造及血管構造。梁章敏說,這些現在輕而易舉就能做到的事,在他當醫學生的時代是難以想像的,醫學和科技的進步造福了所有的醫師和病人。

張正忠強調,眼睛的健康不可輕忽,高科技儀器帶來精確的診斷,能更早期監控視網膜、黃斑部等眼科疾病發生,尤其有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循環不好、3C重度使用者和重度近視族群,都應定期做眼科檢查,即早預防更勝於治療,希望大家都能夠用美麗的雙眼,看這個世界,更長更久遠。

照片來源:奧斯卡眼科中心

相關報導

視力模糊竟是白內障作祟!趙少康接受手術重拾清晰視界 醫提醒:中年人也可能提早發病

視力模糊竟是白內障作祟!趙少康接受手術重拾清晰視界 醫提醒:中年人也可能提早發病

趙少康先生曾出現視力明顯退化的情況,回顧過去一年,他發現右眼視力逐漸模糊,不僅在閱讀報紙與文件時感到吃力,夜間開車時更因視線不清而影響安全,生活品質因此受到顯著影響。 由於他的工作性質與日常生活皆高度仰賴良好的視覺功能,因此這些視力退化的症狀讓他感到相當困擾,並開始積極尋求醫療協助,以避免問題進一步惡化、影響工作效率與生活自理能力。經眼科專業評估後,釐清病因並展開適當治療,才能有效改善視力問題、恢復生活便利與信心。...

趙少康「視力模糊以為老花」竟是白內障!醫:換水晶體前先注意1事

趙少康「視力模糊以為老花」竟是白內障!醫:換水晶體前先注意1事

悠活健康 馮逸華 資深媒體人趙少康近年來發現右眼視力退化,不僅閱讀困難,夜間開車也變得吃力,原以為只是老花眼或疲勞所致,經檢查確診為白內障合併「兩眼不等視」所引起,接受手術置換人工水晶體後,視力大幅改善。醫師提醒,白內障並非老年人專屬,若出現視力模糊、散光加劇等情況,應及早檢查治療。 最近發現視力逐漸模糊,夜間燈光出現眩光,配戴眼鏡也無法改善?奧斯卡眼科診所醫師張正忠表示,這些症狀可能都是白內障的徵兆。白內障是由水晶體混濁造成的退化性眼疾,常見症狀包括視力模糊、近視度數加深、對焦不穩與夜間眩光等。 白內障症狀依混濁位置而異...

白內障合併「兩眼不等視」有解!手術依個別需求量身訂製,重拾清晰視界

白內障合併「兩眼不等視」有解!手術依個別需求量身訂製,重拾清晰視界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白內障是隨年齡增長常見的眼睛退化性疾病,若不及早治療,恐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白內障患者容易出現視力模糊、夜間眩光,造成白天閱讀困難,夜間開車吃力等現象。眼科醫師張正忠表示,當白內障導致視力模糊,影響到正常生活,就需要開刀。 張正忠醫師指出,白內障是常見的眼睛退化性疾病,主因為水晶體混濁所致。他比喻水晶體如水果,由外皮(外層囊膜)、果肉(皮質)與果核(核心)構成:當果核混濁,常見於年齡相關的核性白內障,可能導致「近視樣改變(myo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