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

張正忠/白內障治療 我想恢復生活視距

12 月 19, 2017

聯合報 / 張正忠/奧斯卡眼科中心院長

57歲從事保險業的邱女士,近年來發現白內障造成工作困擾, 使用電腦時必須把字級調大才勉強看得清楚,整理一份保單要花過去2到3倍時間;70歲的蘇媽媽喜歡在家看股票賺零用錢,不過白內障讓她用電腦看股市行情變得吃力,深怕錯失進出場時間,造成金錢損失。

白內障是一種因眼球表面水晶體混濁,導致視線模糊的眼疾,主要成因與老化、高度近視、糖尿病或遺傳有關。衛福部94年與104年全民健保門住院人數統計,國內白內障門住診人數十年間激增五成,其中35至54歲青壯年罹病人數成長比例高達六成以上,顯示白內障不僅是國人眼睛健康的隱憂,更有年輕化趨勢。

現行搭配白內障治療植入的多焦點人工水晶體,多著墨近距離的視力滿意度,但現代人一天生活大小事,幾乎都在40至60公分一個手臂內的距離完成,從寫字、看文件、打電腦、用平板、開車看儀表板、看行車導航,以及煮飯、炒菜、挾菜等日常活動,以身體為軸心、手臂為半徑的「生活視距」視力清晰度,是現今白內障患者主要需求。

市面上人工水晶體選擇不少,若想植入最適合自己的人工水晶體,要多花時間和醫師討論常用的生活視距和視力需求,才能較符合術後期待的視力。這幾年發現不只青壯年患者對視力品質要求高,許多超過60歲以上患者也因身體尚硬朗,可獨立行動自主安排生活,對清晰視力的需求大幅提升,建議家屬多和患者討論,別低估長輩對視力與老年生活品質的期待。

相關報導

視力模糊竟是白內障作祟!趙少康接受手術重拾清晰視界 醫提醒:中年人也可能提早發病

視力模糊竟是白內障作祟!趙少康接受手術重拾清晰視界 醫提醒:中年人也可能提早發病

趙少康先生曾出現視力明顯退化的情況,回顧過去一年,他發現右眼視力逐漸模糊,不僅在閱讀報紙與文件時感到吃力,夜間開車時更因視線不清而影響安全,生活品質因此受到顯著影響。 由於他的工作性質與日常生活皆高度仰賴良好的視覺功能,因此這些視力退化的症狀讓他感到相當困擾,並開始積極尋求醫療協助,以避免問題進一步惡化、影響工作效率與生活自理能力。經眼科專業評估後,釐清病因並展開適當治療,才能有效改善視力問題、恢復生活便利與信心。...

趙少康「視力模糊以為老花」竟是白內障!醫:換水晶體前先注意1事

趙少康「視力模糊以為老花」竟是白內障!醫:換水晶體前先注意1事

悠活健康 馮逸華 資深媒體人趙少康近年來發現右眼視力退化,不僅閱讀困難,夜間開車也變得吃力,原以為只是老花眼或疲勞所致,經檢查確診為白內障合併「兩眼不等視」所引起,接受手術置換人工水晶體後,視力大幅改善。醫師提醒,白內障並非老年人專屬,若出現視力模糊、散光加劇等情況,應及早檢查治療。 最近發現視力逐漸模糊,夜間燈光出現眩光,配戴眼鏡也無法改善?奧斯卡眼科診所醫師張正忠表示,這些症狀可能都是白內障的徵兆。白內障是由水晶體混濁造成的退化性眼疾,常見症狀包括視力模糊、近視度數加深、對焦不穩與夜間眩光等。 白內障症狀依混濁位置而異...

白內障合併「兩眼不等視」有解!手術依個別需求量身訂製,重拾清晰視界

白內障合併「兩眼不等視」有解!手術依個別需求量身訂製,重拾清晰視界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白內障是隨年齡增長常見的眼睛退化性疾病,若不及早治療,恐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白內障患者容易出現視力模糊、夜間眩光,造成白天閱讀困難,夜間開車吃力等現象。眼科醫師張正忠表示,當白內障導致視力模糊,影響到正常生活,就需要開刀。 張正忠醫師指出,白內障是常見的眼睛退化性疾病,主因為水晶體混濁所致。他比喻水晶體如水果,由外皮(外層囊膜)、果肉(皮質)與果核(核心)構成:當果核混濁,常見於年齡相關的核性白內障,可能導致「近視樣改變(myopic...